天课与施舍

“归信并行善,谨守拜功并完纳天课的人,将在他们的主那里享受报酬,他们将来没有恐惧,也不忧愁。”  1
——《古兰经》
穆斯林在道德上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帮助他人,援助有需求的人们,改善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状况,实现这种善举且让其系统化的是伊斯兰教中的天课制度。
天课是伊斯兰教的五大根基之一,一个在宗教定义上富足的穆斯林,单纯地为了获得安拉的喜悦而将他所拥有的财产的确定的一部分,分舍给有需求的个人或团体。关于哪些人可以接收天课,《古兰经》忏悔章9:60节经文有明文规定。金、银、商品,农作物与牲畜等所有可增值的财物,都需要按照《古兰经》和圣训中所明确的比例来缴纳天课。
缴纳天课不会使钱财减少,反之它会使钱财纯净、吉庆,使交纳者在后世获得奖赏。《古兰经》中列举穆民的特点时,很多经文说他们是做礼拜并完纳天课的。这些经文中所描述的穆民们既用身体又用钱财向安拉做功修,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安拉,他们是人类的楷模。
伊斯兰非常看重施舍,除了必须交纳的天课外,鼓励人们不加区分地出散“施舍”,即真心地赠送一些东西,解决他人的需要,使他人感到愉悦。这一类施舍没有具体数量、地点和时间的限制。人们在物质与精神领域所做的一切善举都可以被认为是施舍。
喂饱一个饥饿的人算是施舍,探望病人也是施舍。一位父亲为养家糊口而辛苦奔波、一位母亲烹制食物供家人享用也属于施舍。一句良言、一个衷心的建议、一个微笑、劝善、止恶、款待旅人与客人、帮助长者提拿重物、怀着怜悯之心保护动物、教授知识等等都算是施舍,还有数不胜数的各种善行都属于施舍的范畴。
伟大的安拉赋予所有人财产时,并没有区分信士与非信士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越有钱就越尊贵。唯有知晓所拥有的财富这一恩典的价值并为之向真主表示感谢,方能使有钱人变得尊贵。如何向祂感谢呢?首先应该信仰国权/财产的真正掌管者是安拉,同时接济贫民,须知这些财富中也有穷人们的一定的权利。
伊斯兰也并不反对富裕的人和积攒钱财。因为富裕的穆民可能会将他所拥有的财富花费于行善,这样既使自己获利也为社会作出贡献。伊斯兰认为不好的财富是吝啬者所持有的财富。因为他们未维护有需求的穷人的权利,反而贪得无厌地聚敛钱财。
天课与施舍中还着重强调谦虚与秘密地出散。伤害穷困之人的自尊心,以及施恩图报、标榜自己等行为是绝对禁止的。
人若想在财富的考验中获得成功,他应该不停地检视自己对钱财的沉迷程度并照顾身边的人。人们将因出散施舍而从吝啬、成为物质与利益的奴隶中获得拯救,品尝到分享财产时的美妙滋味后将习惯慷慨大方。将摆脱“自私”的泥沼,意识到团体意识的可贵。
这个世界中的一切美好与财富都是转瞬即逝的。人类只是这些美好与财富的受托人。永恒留存的只有信仰和善功,也就是说人们所做的善行才是最好的投资。真正的财富,是诚意出散的天课,是使需要帮助的人的生活获得温暖,是用善款修建学校、清真寺、水井;是分享知识、教育后代。


1 黄牛章2:277。

20